我們來到苦路
也就是耶穌背著十字架走到各各他的那段路
那天我決定要好好靜下心來試著體會一下耶穌當時的感覺
但發現其實是很難的
原本的苦路現在一點都不苦
到處都是攤販
那天我感冒了
身體也不太舒服
加上決心要體會耶穌的心情
可能整個臉很嚴肅
同行的好朋友一直來關心我...
謝謝啦!!!
現在的苦路都已經蓋起房子來了
所以有點彎來彎去的
總共十四站的苦路
可能只有那十四個點是對的
(其中第3, 4, 6, 7, 9 站在聖經裡並沒有記載,是梵蒂岡14-16世紀加上去的)
而路線已經不同了
總而言之
透過一連串的影片和介紹(摘自http://www2.thu.edu.tw)
一起來體會一下現代版的苦路吧!!
(hk.88db.com)
我們是從司提反門(Steven's Gate)進去的,又稱為獅子門(Lion's Gate)
在城門口,第一個殉道的基督徒『司堤反』被眾人用石頭打死,因而得名
而宣教士保羅(掃羅)也是在這同時出現在聖經中...
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作見證的人、把衣裳放在一個少年人名叫掃羅的腳前。
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籲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
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阿、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了這話、就睡了.掃羅也喜悅他被害。
使徒行傳七章58-60節
(苦路起點)
耶路撒冷的「苦路」又稱「苦傷道」(Way of Sorrow),都是源自拉丁文(Via Dolorosa)。「苦傷道」是傳統主耶穌背十架所走過的道路。這條「苦傷道」一共有十四個站,其中九個是與四福音的記載有關,另外的五個則是根據初代教會傳統與傳說。最初兩個位於耶路撒冷的安東尼亞堡壘之內,七個在街道上,最後五個則都是位於聖墓堂之內。這十四個站簡述如下:
第一站 耶穌受鞭打、戲弄
眾人將耶穌、從該亞法那裡往衙門內解去.那時天還早.他們自己卻不進衙門、恐怕染了污穢、不能喫逾越節的筵席。 彼拉多就出來、到他們那裡、說、你們告這人是為甚麼事呢。 他們回答說、這人若不是作惡的、我們就不把他交給你。彼拉多說、你們自己帶他去、按著你們的律法審問他罷。猶太人說、我們沒有殺人的權柄。 這要應驗耶穌所說、自己將要怎樣死的話了。 彼拉多又進了衙門、叫耶穌來、對他說、你是猶太人的王麼。耶穌回答說、這話是你自己說的、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彼拉多說、我豈是猶太人呢.你本國的人和祭司長、把你交給我.你作了甚麼事呢。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麼。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 約翰福音十八章28-37節
圖中的尖塔傳統上稱為安東尼亞城堡(Antonia Tower),
是當年彼拉多審訊耶穌的衙門所在。
事件記載於約翰福音19章1-2節,彼拉多找不著耶穌有什麼罪,就將耶穌嚴厲的鞭打了, 周圍士兵甚至戲弄地為耶穌穿戴了荊棘冠冕及紫袍。但為了所愛的世人、為了順服天父救贖的旨意... 耶穌從未為自己辯駁一句話,這位謙卑的救主定意要行完神救贖計畫的路程。
該地點現今建立一名為「荊冕堂」的教堂作為紀念,英文原意「鞭打堂」,紀念耶穌作為萬王之王,竟為我們受鞭傷。
第二站 耶穌背上十字架
「於是彼拉多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
(約翰福音19:16)
聖方濟女修院中的「定罪堂與荊冕堂」(Chapels of the cond- emnation & Flagellation),
耶穌在這裡被判死罪與鞭笞。仍屬城堡範圍之內。
事件記載於約翰福音19章12-16節。那地點稱「鋪華石處」,是猶太巡撫坐堂的地方。
迫於猶太民眾的威嚇,彼拉多終於將耶穌定罪,耶穌開始背上自己的十字架要一步步往將被釘的地方走去。主要遺蹟在現今『錫安女修院』的地底。
第三站 耶穌第一次跌倒
苦傷道旁的發光教堂(Polish Chapel)入口處有耶穌第一次跌倒的壁雕。
事件記載於路加福音23章26-27節。記念耶穌身帶鞭痕不堪背負沉重十架而第一次跌倒。可見先前一晚祂所受的苦是如何的大。我們的罪擔都歸在祂身上!
第四站 耶穌遇見母親馬利亞
這是一小亞美利亞教堂。傳統說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這裡與耶穌相見。
這是初代教會傳統所記載的事蹟,記念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路上見著滿身傷痕的耶穌,聖經以「馬利亞的心被刀刺透」形容作一位母親面對兒子承受苦刑的痛苦!神的心也是如此,聖經上說:「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神的愛的確藉耶穌基督的受死向我們顯明了。
第五站 西門暫代背負耶穌十架
「有一個古利奈人西門…經過那地方。他們就勉強他…背著耶穌的十字架。」
(馬可福音15:21)
西門背負耶穌十字架的地方。現在建立了一間聖方濟修會的小禮拜堂。
記載在馬可福音15章21節。經過一夜的審問及鞭打,耶穌幾乎無法再背十架前行,於是兵丁隨便找了一位路人來替耶穌暫時背負十架,但傳統記載西門因背負十架而認識了主,經歷生命全然的改變……
第六站 弗倫尼加為耶穌抹面
耶穌小修女會教堂中的祭台上燃放著美麗的燭光。傳說這裡曾是弗倫尼加的家。
這事蹟也是初代教會的傳統,並未記載在聖經之中。此站記念一個名叫弗倫尼加的女子勇敢地穿過人群擦拭耶穌臉上的汗與血水,竟發現手巾上留下耶穌血汗的真容。耶穌受苦的面容叫人永不絕望,在永恆的生命中,神要擦去人們一切的眼淚。
第七站 耶穌第二次跌倒
一個古羅馬建築型態的聖方濟小教堂。傳說耶穌在這裡第二次跌倒,
同時這裡也是張貼祂死亡告示的地方。傳統上基督徒稱此地為「審判門」(Judgment Gate)
耶穌已有西門為祂代背十架卻仍跌倒,可見祂的身體已何等脆弱!猶大出賣祂,彼得不認祂,希律和彼拉多鞭笞祂,祂所愛的子民奚落祂,心靈的疲憊加上肉體的折磨,使祂再次跌倒。
第八站 耶穌對耶路撒冷的婦人說話
「耶穌轉身對他們說,耶路撒冷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
(路加23:28)
在一個希臘修道院外牆上有一個十字架記號,傳說這裡是耶穌對耶路撒冷婦人說話的地方。
記載在路加23章27-28節。耶穌勸婦女若她們因著耶穌所受的苦難和痛楚悲傷,她們應當更先為自己的兒女哭泣。耶穌在極大患難中不自憐,祂所要的仍是提醒在迷夢中的人走正道!
第九站 耶穌第三次跌倒
往聖墓堂(Holy Sepulchre Basilica)的路上。傳統上東正教會相信此地即為各各他。
耶穌了解眾叛親離的孤單,當我們夢想破滅、希望觸礁、抱負消逝之時,耶穌也與我們一同倒下,承受這些苦楚。祂呼喚我們,叫我們相信,祂與我們的倒下都同是十字架道路的真實部分。
第十站 耶穌的外衣被剝下
「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裏衣拈鬮。」
(詩22:18)
(10-14站均在聖墓堂內)傳說此即為耶穌被釘十字架與身體被埋葬之處,是東正教在耶路撒冷的至聖之地。
此站記念代贖的羔羊耶穌在此被獻給父神。耶穌身無一物地被釘上十字架,連衣服都被奪去,這位超越萬有的神,放下所有的權利和尊嚴,在赤裸中忍受一切的羞辱。看到這其中極大的憐憫與愛嗎?在一切雄辯口才沉寂之處、在一切光彩不復存在之處、在一切恭維褪去之處,神選擇謙卑來向我們呈現無條件的愛。
第十一站 耶穌被釘在十架上
「他們就在那裏釘他在十字架上…」
(約19:18)
聖墓堂內新鑲嵌馬賽克的地方,傳說為耶穌被釘並對祂母親說話的地方。
人子耶穌的手被巨大的釘子刺透。祂心中沒有苦毒,也沒有埋怨、報復;祂以生命向全人類伸出手臂,包括身旁曾經無惡不作的強盜。
第十二站 耶穌受死、斷氣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馬太27:50)
這個東正教的聖壇傳說即建立在各各他的石頭上。是耶穌與兩個強 盜的十字架被立之地。
聖潔與罪惡不能並存,十字架上背負著所有世人的罪的耶穌,被迫與天父分離…耶穌死了,這不單出於彼拉多的判決、羅馬兵丁的虐待、殘酷的十字架刑罰,也是因這世界的黑暗和權勢。然而耶穌的死亡砍斷了死亡的毒鉤,祂給予那些信祂之人有力量,叫他們成為神的兒女,有分於死亡所不能觸碰的生命,「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2:15)。
第十三站 耶穌身體在從十架取下
「有一個人名叫約瑟…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就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
(路加23:50,52)
傳說這塊位於聖墓堂內的石頭為耶穌屍體停放之處。
(猶太傳統為死去之人清理屍體之處「洗屍台」)。
這位約瑟並不是耶穌公開的門徒之一,在過去耶穌所行的許多偉大神蹟中他也不在場,然而,當耶穌被釘,其他門徒都逃跑之際,他挺身而出,取得耶穌的遺體,細細安葬了。在最惡劣的環境中,我們看見屬神百姓的勇敢及堅持真理。
第十四站 埋葬與空墳墓的證據
「約瑟取了耶穌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
(馬可福音16:6)
「那少年人…說: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祂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
(馬太福音27:59)
一般相信的耶穌當時所安葬的墳墓有兩個,一個是在聖墓堂內(左圖),
一個是在鄰近耶路撒冷外郊的花園塚(Garden Tomb)(右圖)
耶穌完成了十架救贖之工後,安息在墓穴之中等候著神使祂戰勝死亡、經歷榮耀的復活。終於,如神所應許的:第三日「基督從死裏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神的兒女不再懼怕死亡的權勢而高唱著永恆生命得勝的凱歌。
留言列表